English

简体中文English

成都市青羊区:将博物馆办进校园里

来源:hth登录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01 10:31:17

  

成都市青羊区:将博物馆办进校园里

  “同学们的许多著作都放进了校园的剪纸博物馆,你看这个熊猫剪纸,便是我做的。”近来,在四川省成都市胜西小学文兴分校剪纸博物馆,该校六年级学生张逸舒向观众介绍自己的著作,著作中熊猫吃竹子的形象憨态动听。

  这座办在校园里的博物馆,用什物、图片、文字等方法体系介绍了剪纸的悠长前史和中外首要剪纸门户。

  “咱们这个博物馆建成已有8年的时刻。”该校校长陈燕介绍,校园从2011年起以“剪纸”为载体展开民间传统文明教育,2016年建成博物馆,并不断将其晋级迭代。

  “现在是3.0版的博物馆,咱们将精深的传统剪纸技艺和丰厚的现代构思交融,让剪纸艺术焕宣布共同魅力。”博物馆馆长郝玉倩带领记者观赏,博物馆将学生的人物剪纸著作制成立体主题雕塑,还用学生著作制造出书签、明信片、马克杯、棉布袋等文创产品。依托这个博物馆,该校还形成了多维度的剪纸艺术教育课程体系。

  近年来,成都市青羊区着力发挥文博资源优势,将博物馆办进校园里。蝴蝶、昆虫、漆器、字画、灯彩……各类博物馆在各个校园内敏捷鼓起,每一个博物馆都特征明显、趣味十足,且契合孩子们的认知特征。

  这些校园博物馆既有根本的藏品展陈和常识介绍,也会集展现了校园的教育效果,供给专门的学习实践空间,成为孩子们拓宽爱好、学习专门常识、着手实践的杰出渠道。不少校园博物馆还常常举办活动,承受其他校园和社区大众预定观赏,由孩子们担任讲解员,进一步发挥校园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功用。

  “校园博物馆不同于社会博物馆,要从以藏品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。”成都市同辉(世界)校园副校长周丽莉说,该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收到学生提案,主张在校园建造一座“蝴蝶馆”,校园采用主张,腾出专门空间,建成了蝴蝶生态博物馆。

  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依托校园灯彩博物馆开设爱好课,不仅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来,还安排师生走出去,到“彩灯之乡”四川自贡观赏学习,培养了一大批“小小传承人”。该校还将彩灯技艺融入语文、数学、音乐、美术等课程中,既助力非遗传承,也让讲堂变得更生动有趣。

  据统计,成都市青羊区已在中小学校园内建成文明、艺术、科技、生态等博物馆20余个。这些校园博物馆,成为衔接家庭、校园和社会的有力枢纽,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供给了极大助力。